- 0
- 0
- 0
- 0
- 2025年9月6日,“第六届桥梁工程科技发展与创新同济论坛暨首届预应力技术发展与创新论坛”在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成功召开,并同步开通线上会议。
- 2024年11月13日,经《Prestress Technology》主编会议决定,新增Luc Taerwe教授担任本刊的共同主编(Co-Editor-in-Chief),为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此前,Luc Taerwe教授担任本刊编委。
- 2023年12月16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期刊中心举办的盛大年会及“期刊与学科同频高质量发展”专题沙龙,在浦东星河湾酒店圆满落幕。
- 当期目录 |
- 优先出版 |
- 专辑论文 |
- 学术争鸣 |
- 过刊浏览
-
Seyedmilad Komarizadehasl,沈周辉,夏烨,Al-Amin,Jose Turmo
2025,3(03):1-19 ,DOI: 10.59238/j.pt.2025.03.001
摘要:钢筋混凝土(RC)结构中的剪切破坏具有突发性和脆性,其发生通常源于剪切钢筋不足,或由于结构老化或荷载需求增加所导致的性能退化。为提高剪切承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加固技术,其中外部预应力筋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筋材可施加主动夹紧力,从而增强剪切抵抗力,并延缓斜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本综述系统分析了与外部预应力筋剪切加固相关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型,包括“支撑-拉杆”模型和损伤塑性方法。文章回顾了早期探索性研究、实验方案的演进过程,以及用于预测加固梁行为的分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发展。特别关注数值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的验证过程,探讨了荷载分担机制、延性、破坏模式和适用性等方面。本研究还评估了相关设计实践的工程意义,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以推动该加固技术的实际应用。本文整合了权威文献中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寻求可持续且高效剪切加固解决方案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权威参考。
-
2025,3(03):20-34 ,DOI: 10.59238/j.pt.2025.03.002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带斜向损伤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抗剪性能。选取太和路高架桥既有空心板进行试验,该板一端存在服役裂缝损伤(T-A端),另一端完好(T-B端)。对两端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并对比其抗剪性能。结果表明:损伤端极限抗剪承载力较完好端下降约16%,其开裂荷载更低、极限挠度更大、扭转变形更显著;两端均呈"黏结-剪切"破坏形态,但损伤端既有裂缝加剧了裂缝扩展,主破坏裂缝宽度更大。基于试验结果评估了JTG 3362-2018、AASHTO LRFD 2020规范、ROSS模型、Naji模型、Zhang模型及Response2000程序等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发现Zhang模型与ROSS模型预测最接近试验值;AASHTO LRFD方法对损伤端预测略偏不安全(Vt/Vpre = 0.94),而对完好端预测偏保守。本研究揭示了服役裂缝的不利影响,并指出既有规范评估损伤构件的局限性。
-
2025,3(03):35-48 ,DOI: 10.59238/j.pt.2025.03.003
摘要:针对节段预制拼装式结构体系数值建模过程中存在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加和胶接缝模拟两个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该方法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引入邻近点匹配算法,解决了传统数值方法在处理预应力筋-混凝土结点匹配时存在的建模复杂、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在胶结缝模拟过程中采用基于断裂力学的粘性接触单元,实现了胶层在复合受力条件下的拉-剪耦合失效表征。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取某实际工程中的节段预制拼装预应力盖梁开展了预应力张拉和荷载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建模方法高效、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性,为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
2025,3(03):49-61 ,DOI: 10.59238/j.pt.2025.03.004
摘要:为研究带肋钢筋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之间的粘结性能,对多个埋入UHPC的钢筋试件进行拔出试验,探究钢筋直径和锚固长度对试件粘结破坏模式、极限粘结应力、粘结应力-滑移曲线和粘结应力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同工况下钢筋-普通混凝土粘结段的极限粘结应力相比,钢筋-UHPC粘结段极限粘结应力可提升74%,且在达到极限粘结强度前钢筋-UHPC粘结应力-滑移曲线上升段呈现较大的斜率,超过极限粘结强度后曲线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当试件发生钢筋屈服或拔出破坏时,粘结应力分布曲线均呈现多峰值特点,随着粘结长度的增加,粘结应力分布趋于不均匀,体现为粘结应力波峰数量的增加。在合理设计钢筋保护层厚度前提下,埋置于UHPC中的钢筋存在锚固长度的临界点,此临界锚固长度介于4d~6d之间。
-
2025,3(03):62-72 ,DOI: 10.59238/j.pt.2025.03.005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某工程拆除的预制拼装桥墩灌浆套筒进行剖切检测,分析其施工质量及潜在缺陷的影响。研究采用剖切检测方法,对10个灌浆套筒样本的灌浆密实度、钢筋锚固长度及居中度等关键指标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良好,各项受力性能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质量总体可靠。尽管局部钢筋锚固长度略短、钢筋居中度存在一定偏差,但根据现有研究,对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影响可忽略不计。研究认为,现行施工工艺基本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但建议优化灌浆料配置、改进施工工艺,并增加套筒外壁螺纹构造以增强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本研究为灌浆套筒连接墩柱的安全性、耐久性提供了实际工程案例的试验数据支撑,旨在补充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内部缺陷信息。
-
2025,3(03):73-87 ,DOI: 10.59238/j.pt.2025.03.006
摘要:嘉松公路跨黄浦江大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规划等级为二级公路,车道规模为双向六车道+两侧慢行道。大桥主桥方案采用(130 + 336 + 130)m自锚式悬索桥。本文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建设条件,从总体方案、主桥设计方案、主桥施工方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大桥建设方案的论证和比选过程,旨在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第3卷第03期
>综述
>理论研究
>工程设计与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