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7(02):3-13. DOI: 10.59238/j.pt.2013.02.001
摘要:针对传统力传感器监测桥梁拉索应力布设不方便、测试精度低及其裸光纤光栅传感器比较脆、极限应变比较低等弊端,提出利用高耐久性和高强度的玻璃纤维材料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研制出了光纤光栅智能筋复合传感器(GFRP-OFBGS)监测桥梁拉索应力。首先,给出了GFRP-OFBGS的加工工艺及其在桥梁拉索中的布设方法,使之与桥梁拉索协同变形。并根据不同的布设方法,开发了粘结式和取代式两种自监测智能拉索。然后,对不同直径GFRP-OFBGS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裸光纤光栅通过FRP封装后,它的应变灵敏系数没有改变,温度灵敏系数提高了1.7倍。随着GFRP-OFBGS的直径增加,极限应变也相应增加。其次,对粘结式和取代式两种自监测智能拉索分别进行了张拉试验,其测试结果很好地表征了整个张拉过程和张拉力的大小。最后,对GFRP-OFBG传感器在拱桥系杆的布设工艺进行了探索,并在四川峨边大渡河拱桥系杆施工中得到了具体实施和应用,成功地监测了系杆的整个张拉过程。基于一年的监测数据,检验了系杆张拉效果并判断了目前的运营状况。
2013, 17(02):8-13. DOI: 10.59238/j.pt.2013.02.002
摘要:该文提出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将某一阶段第i次对i预应力杆增加的预应力值作为未知数,通过结构力学方法建立该阶段预应力准则方程式并求解之。然后可计算该阶段i次预应力各预应力杆的控制值(包括各预应力杆原有的内力值),后张预应力对先张预应力的影响值,以及网架结构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直至该阶段最后一次预应力时得到该阶段各预应力杆的设计内力值及网架结构内力和变位。重复这样的分析计算可得到多阶段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杆的最终内力控制值及网架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采用该方法,预应力杆的内力值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无需调整,可一次性完成预应力施加操作过程。该文中附有算例说明,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是正确、可靠和有效的。
2013, 17(02):14-19. DOI: 10.59238/j.pt.2013.02.003
摘要:通过对国内和国际通用的拉索体系标准及规范进行研究,从对拉索索体母材的疲劳性能、预应力筋——拉索锚具组件的疲劳性能和水密性能所提出的试验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各标准及规范的共性与差异性。从各标准及规范对拉索体系各项性能要求的比较,及国际斜拉索规范对拉索防腐体系要求的解读,找出我国在斜拉索标准与国际规范的差距。结合拉索体系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及维护对各规范中相关条款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对这些标准的执行或修订提出一些思考。
2013, 17(02):20-24. DOI: 10.59238/j.pt.2013.02.004
摘要:矮塔斜拉桥一般采用环氧握裹式对拉索整体抗滑,但该装置无法实现单根钢绞线抗滑和单根换索,提出采用交叉抗滑键抗滑装置,研究该装置在矮塔斜拉桥中的应用。通过有限元分析、抗滑力试验、疲劳寿命、布置形式研究可知,抗滑键能够可靠地握裹住钢绞线、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抗疲劳性,采用交叉布置形式,解决了单根钢绞线抗滑和单根换索难题。根据交叉抗滑键模拟张拉工艺试验总结、完善其张拉工艺,并在山西临汾汾河桥中成功应用。
2013, 17(02):25-40. DOI: 10.59238/j.pt.2013.02.005
摘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系杆防水性能差、容易腐蚀的问题,设计了全防腐系杆;通过水密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验证其可靠性,并介绍了其在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的应用。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该系杆具有安全可靠、防腐性能优异等技术优点。
2013, 17(02):29-33. DOI: 10.59238/j.pt.2013.02.006
摘要:该文介新型组合式挤压拉索构造及在蒲庙大桥中的应用,全桥吊杆更换的施工方法。通过移动式兜吊系统采用的使用,使得吊杆更换施工更安全、便捷,施工速度显著提高。该法为国内首创。
2013, 17(02):34-40. DOI: 10.59238/j.pt.2013.02.007
摘要: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可实现对设备监视和控制的作用。在现代工业系统中,组态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在对特种机械设备的控制中,组态软件配合PLC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方案以亚控公司的组态王KingView6.53软件与OMRONCJ系列PLC的结合为例,详细说明组态技术在某大型提升项目中是怎样参与应用的。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611室 邮政编码:200092 联系电话:021-65983096
发行: 同济大学出版社 传真:021-65983096 E-mail:pt@tongji.edu.cn
版权所有:预应力技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