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3(06):3-9. DOI: 10.59238/j.pt.2009.06.001
摘要:以武汉长江防洪模型试验大厅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新型的杂交空间结构体系:拱支预应力网架结构。结合该结构体系的特点,从索初始形变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该结构的刚度法理论,并提出了预应力全过程分析的混合影响矩阵法、循环迭代逼近法、索初始形变"顺序分析法"以及索张拉力"顺序分析逆迭代法"等方法,形成该结构预应力全过程分析的完整理论,不仅适用于拱支预应力网架结构,也适用于其它类似的杂交空间结构。最后,通过长江防洪模型试验大厅工程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09, 13(06):10-15. DOI: 10.59238/j.pt.2009.06.002
摘要: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影响了这类组合结构向更大跨度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中施加体外索的新技术,研究施加体外索对增强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提高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弹塑性结构性能的有利作用。经对比试验表明,施加体外索后,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荷载提高2.8倍,组合连续梁的弹塑性抗弯刚度提高29.35%,承载力提高34.67%,结构性能显著提高。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局部力学性能与整体非线性结构性能的关系,揭示体外索提高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弹塑性结构性能的力学实质,给出承载力计算建议。研究结果可作为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工程应用和理论分析的参考
2009, 13(06):16-21. DOI: 10.59238/j.pt.2009.06.003
摘要:设计构思一种全新的体外锚固FRP片材预应力加固方法,充分利用波形齿夹具锚的特点,采用两端先固定,再中间紧固,强迫FRP片材几何伸长产生预拉力。利用从成渝高速公路上拆除的桥梁旧构件,进行体外锚固碳纤维布预应力加固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施加预应力十分简单方便、工艺切实可行,无须专门的张拉设备,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加固效果,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9, 13(06):22-25. DOI: 10.59238/j.pt.2009.06.004
摘要:核电厂安全壳大吨位预应力锚固系统是核电站安全壳施工中重要的、复杂的部分,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通过钢绞线—锚具组装件的静载试验来衡量。根据核电设计单位要求,核安全壳预应力锚具静载试验时应模拟实际工况,在端部增加砼锚固块,这与常规锚具静载试验相比,纲绞线在砼锚固块处产生弯折,这大大增加了试验的难度。本文介绍模拟实际工况下核安全壳预应力锚具的静载试验,试验的成功促使了国产核电预应力锚具的应用
2009, 13(06):26-29. DOI: 10.59238/j.pt.2009.06.005
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力学性能超高、耐久性能优异、体积稳定性优良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基本制备原理,介绍采用水泥、石英砂、矿物掺合料等常用建筑原材料配制出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和料种类、纤维掺量以及养护工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实验结果表明:此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动性好,在高温环境养护下,试件抗压强度达到325MPa,抗折强度达54MPa;在自然条件下养护,试件30天抗压强度为187MPa,抗折强度为35MPa。本文继而探索该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结构工程方面的应用,将其替代钢制锚垫板和其它产品,采用其制备出的预应力构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并且成本显著降低,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结构工程方面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009, 13(06):30-35. DOI: 10.59238/j.pt.2009.06.006
摘要:在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基础上,采用新型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对毛跨为10.5m,毛高为7.07m的土质洞库进行了成功设计与建造,提出了监测结果和结论。其新颖性在于,采用复合土钉支护大跨度土质洞库,去掉了二次永久衬砌,突破了传统洞库的建造方法,节省了笨重的机械设备和造价昂贵的多部台车,使施工便捷可行,为大跨度土质洞库建设提供了一种可供选用的新型支护方式
2009, 13(06):36-38. DOI: 10.59238/j.pt.2009.06.007
摘要: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人行索桥原为一临时建筑物,经过十多年的应用,现欲使之成为永久结构,需要对主桥上部结构按照永久结构体系进行加固。索桥主索锚碇系统是整个索桥的生命线,它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是整个索桥可持续使用的关键。由于索桥主缆采用50年代进口钢丝绳系统,而且是施工周转材料,同时索桥原锚固系统采用契紧加绳夹的结构形式,为保证新的加固体系与原体系共同起作用,对新的锚固系统提出了非常大的难题。经过不同试验研究,最终采用"三片式夹持,环氧砂浆握裹,支承箱传力"的组合锚固新系统。该系统采用特殊的张拉工艺和顶压工艺,能够使用新夹持系统与原系统共同受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握裹和防护的作用,在同类型结构体系中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611室 邮政编码:200092 联系电话:021-65983096
发行: 同济大学出版社 传真:021-65983096 E-mail:pt@tongji.edu.cn
版权所有:预应力技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